广东省环境保护厅文件
粤环〔2013〕37号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公布广东省2013年度
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的通知
各地级以上市环保局、深圳市人居环境委、顺德区环境运输和城市管理局,各有关单位:
根据《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办公室关于推荐2013年度广东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项目的通知》(粤环办〔2013〕11号)的有关要求,经过专家评审、现场答辩、公示等环节,现公布我省2013年度广东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见附件)。其中,由广东工业大学等单位承担的“催化、吸附功能性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污染控制和环境分析中的应用”等6个项目获得广东省2013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由东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承担的“东莞市大气PM2.5自动监控系统集成开发应用”等13个项目获二等奖;由东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等单位承担的“新型易腐有机垃圾就地再循环利用设备的研发”等14个项目获三等奖。
希望获奖单位和个人勇于开拓创新,取得更大的成绩。希望全省环保科技工作者向获奖者学习,刻苦钻研、求真务实、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进一步推动广东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附件:2013年度广东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
2013年5月24日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办公室 2013年5月24日印发
附件
2013年度广东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
获奖等级 | 序号 | 项目名称 | 主要完成单位 | 主要完成人 |
一等奖 | 1 | 催化、吸附功能性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污染控制和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 广东工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河南师范大学 | 刘国光、周庆祥、刘海津、吕文英、肖军平、谢友海、蔡河山、张学治、张锋、刘培、汪应灵、赵新宁、郭小阳、林龙利、黄杰 |
2 | 第16届广州亚运会环境质量监测与预警技术和保障措施研究 | 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 曾燕君、董天明、琚鸿、王宇骏、伦伟明、邝俊侠、王少毅、梁桂雄、黄祖照、陈煜辉、陈鸿展、张宝春、张倩华、黄卓尔、何坤志 | |
3 | 印染废水回用及污泥减量利用技术 |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市佳境水处理技术工程有限公司、中山市环境保护技术中心 | 黄瑞敏、邓耀杰、林德贤、刘欣、汪晓军、高武龙、史伟、秦四海、黄春梅、黄碧纯、文淦斌、杨署军 | |
4 | 微生物除臭技术及设备 |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南方环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李建军、许玫英、郑理慎、陈志平、杨浩文、陈杏娟、方卫、吴艳娣、梅承芳、张宏涛、刘超武、卫晋波、陈进林、罗开明、孙国萍 | |
5 | 城市污水厂剩余污泥干馏处理与资源化应用技术开发及工程示范 | 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广东省环境科学学会、广州茵绿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卢欢亮、李朝晖、王刚、陈丰、黄志华、郭志勇、曾祥专、叶向东、汪永红、丘国强、郑进熙 | |
6 | 珠三角典型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无害化处理技术研究及应用 | 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合肥工业大学、佛山市顺德鑫还宝资源利用有限公司 | 赵新、方益民、符永高、胡嘉琦、王玲、宋守许、王俊兴、王鹏程、邓梅玲、何丽娇、曹诺、杜彬、王宏芹、万超、廖伟强 | |
二等奖 | 1 | 东莞市大气PM2.5自动监控系统集成开发应用 | 东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 方灿芬、吴对林、赖以坚、钟丽琼、梁倩瑜、余纬、李耀君、谭伟红、苏健仪 |
2 | 西江干流佛山段水环境水质监控、安全预警及应急体系开发 | 佛山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 张娟、朱素芳、梁家权、汪澍、梁俊莹、黄绍辉 | |
3 | 深圳绿道网综合评估与建设管理策略研究 | 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员会、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叶有华、喻本德、吴亚平、林石狮、汪洋、李洁、郭微、吴国昭、郑卓云 | |
4 | 广东省生物资源保护利用规划及监测预警体系 | 中山大学 | 彭少麟、陈敏、余世孝、束文圣、陈宝明、辛国荣、张振钿、江萍、周婷 | |
5 | 固定化藻-菌共生流化床光生物反应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技术 | 华南理工大学 | 张小平、方益民、覃业霞、王晓晨、张培、毛书端 | |
6 | 城市综合节水技术开发与示范 | 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北京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河海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 张金松、刘茜、尤作亮、范爱丽、齐玉玲、王春、赵建树 | |
7 | 污泥箱式多层好氧发酵工艺技术及工程示范 | 深圳市如茵生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 章梦涛、陈振峰、吴卫文、彭冲、琚家印、陈增香、程睿、周文君、叶德军 | |
8 | 深圳市水环境改善若干关键问题及其技术对策研究 | 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彭盛华、杨军、李天宏、陶虎春、王越兴、李军红、文琛、林高松、林静 | |
9 | 中高浓度有机废水的高效处理技术“ASBR&SBR”一体化设备项目 | 广州市金龙峰环保设备工程有限公司、华南师范大学 | 石云峰、方战强、尹翠琴、成文、朱月琪、方建章、陈晓蕾、方晓波 | |
10 | 高浓度难降解化工废水处理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 浩蓝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潘远来、潘泉、曹小联、练文标、刘志勇、苏和宋、程立军 | |
11 |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精细化控制技术 | 广东省环境保护工程研究设计院 | 周昭阳、沈建兵、王岩松、杨明、李峰、黄嘉泰、田春灵、陈露、陈华 | |
12 | 酸性蚀刻废液直接制备氧化铜资源化回收利用新技术 | 广州科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吴阳东、王永成、谢逢春、方健才、廖悦鉴、林春鹏、黄智源、刘杨、韩福勇 | |
13 | 三相紊流筒脱硫除尘装置(WLT) | 江门市同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谭国雄、陈志刚、温超强、周健聪、周景堂、刘海峰 | |
三等奖 | 1 | 新型易腐有机垃圾就地再循环利用设备的研发 | 东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 李美敏、方灿芬、王德汉、吴对林、赖以坚 |
2 | 环境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开发 | 佛山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 张娟、郑丽琴、夏昊、周文亮、谭赟华 | |
3 | 深圳市“四带六廊”生态安全网络中关键生态节点恢复计划 | 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 叶有华、喻本德、俞云、张原、孙芳芳 | |
4 | 重大项目适应性环境管理研究 | 深圳市环境工程科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员会 | 林翰章、何晋勇、尹璇、钟晓鸿、文琛 | |
5 | 无辅料生活污泥自动控制堆肥成套技术与设备 | 中山大学、中山市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广东工业大学 | 张淑娟、黄南平、林亲铁、江纪修、张旭兰 | |
6 | 深圳福田凤塘河口湿地生态系统修复研究与示范 | 深圳市福田区生态建设办公室、城市建设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 杨洪、刘家宝、黄鹄、任海、宁天竹 | |
7 | 工业窑炉烟气脱硝系统关键设备模块化集成化技术应用 | 广州市环境保护技术设备公司、广州市环境技术中心 | 席枫、张文斌、郭锐、陈树茂、莫建红 | |
8 | 印染废水深度处理项目 | 广东新大禹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麦建波、韩泰畴、赵灵霞、陈利军、张有会 | |
9 | 线路板废水提标深度处理技术 | 广东新大禹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麦建波、韩泰畴、陈利军、王辉、彭军辉 | |
10 | 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人工湿地处理技术开发与工程示范 | 广东森洋环境保护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 冯智星、胡勇、罗志荣、李节健、钟惠云 | |
11 | 垃圾衍生燃料HX-RDF5制备与发电集成技术(简称RDFPT) | 深圳恒信华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何强、何启东、何杰雄、陈敏恒 | |
12 | 封闭式环保型污泥滚筒堆肥装置及关键技术的开发与工程示范 | 广州新滔水质净化有限公司、广东森洋环境保护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 徐湛滔、杜道洪、冯智星、甘永雄、罗志荣 | |
13 | 道路边坡及裸露山体植被恢复与生态防护技术 | 深圳市万信达环境绿化建设有限公司 | 朱兆华、徐国钢、孙吉雄、陈晓蓉、曹华英 | |
14 | 整体柜式水质自动监测系统 | 广州市怡文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刘宇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