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术依托单位
中山大学
二、适用范围
具有生化工艺的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新建和改造。
三、技术内容
只需要在原有污水处理生化工艺中的污泥回流段中插入一个专门设计的厌氧污泥反应装置,通过慢速增长微生物机理即可实现污泥源头减量。具有如下优点:减少剩余污泥量20~70%;运行费用较低;从源头引入能减少活性污泥产率的“绿色工艺”,在处理污水的过程中尽量抑制剩余污泥的产生,而不是在末端污泥产生后才予以处理处置;不影响污水处理出水速度。
工艺流程如下图:
图1 典型A2/O- MOSA工艺流程图
四、技术应用情况
佛山镇安污水处理厂(现更名为佛山市禅城区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建立了10万吨/天规模的示范工程,首期5万吨/天规模的示范工程于2014年5月建成,至今已稳定达到34.5%的污泥减量化效果;二期5万吨/天规模的示范工程于2015年10月建成,至今已稳定达到27.8%的污泥减量化效果。出水水质稳定达标。
代表性项目实际应用工程如下图:
图2 10万吨/天规模示范工程项目
五、水污染防治效果
与传统生化工艺相比,具有如下效果:
(1)源头减少污泥产生量20%~70%;
(2)不影响污水处理出水速度。
六、推广应用前景
该技术已经通过佛山市科技局举办的技术鉴定会,被认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技术适用于具有生化工艺的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新建和改造,不改变原有的生化工艺的工艺流程,只需新建专利设计的厌氧反应器及污泥连接管路和相关的仪表设备及自动化系统,市场接受度高,技术安全性高。
该技术已经完成了小试-中试-示范工程的研究应用过程,已实现大规模的示范工程,具备技术成套化、设备化和自动化的优点,达到大规模推广应用的成熟度。
七、获奖情况
表1技术获奖情况
表2 授权专利情况
八、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地址:广州大学城外环东路132号
联系人:孙连鹏 电话:1338006****